News
首頁 最新消息 所上活動
所上活動

臺北醫學大學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李崇僖教授27日舉辦智慧醫療座談會,邀請任教於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Tony Yang教授、北醫醫法所何建志、邵軒磊、李崇菱、張濱璿教授,以及北醫大數據科技及管理所張詠淳教授,共同探討台灣與美國在人工智慧(AI)與智慧醫療領域的發展現況與未來前景。

楊教授表示,新興產品與技術的出現通常快於法律的制定,目前美國在AI醫療應用方面尚未有相應立法,只能依靠侵權行為法處理。然而,由於AI運算邏輯的不透明,受害者舉證困難,這成為AI醫療應用的一大挑戰。此外,楊教授指出,AI訓練數據的種族分布問題也值得關注,因為大部分AI產品是基於白人數據進行訓練,這可能導致非白人群體在治療中出現問題。

楊教授還提到,一項研究顯示,60%的美國人對於醫生在未告知病人的情況下使用AI進行診斷感到不適,這可能引發違反知情同意義務的法律問題。他建議,為促進AI醫療發展,應通過合約和保險管理AI醫療產品的風險。此外,醫生應隨時追蹤病人接受AI診治後的情況,以盡量避免AI產品對病人造成的傷害。

李崇僖教授則分享了台灣智慧醫療的發展現況。他指出,台灣AI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包括產業轉型和社會轉型需求。台灣電子業需要通過產業升級獲取更高利潤,而醫療產業則被視為最具發展前景的領域。隨著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並面臨少子化威脅,醫護人力問題迫在眉睫,AI被寄望解決這些問題。

李教授進一步指出,台灣AI發展仍以本地市場為主,目前最受關注的議題是健保是否會給付AI醫療。此外,台灣AI醫療市場還面臨IT公司對醫療情形理解不足的問題。醫院雖可自行開發AI產品,但缺乏將其普及商品化的能力。同時,也應思考如何能因應個別醫院所需,開發出相對應的客製化AI醫療產品。

李教授指出,台灣AI醫療面臨兩大主要問題。首先是健康資料的管理,該如何合法蒐集利用,目前沒有良好的治理架構。對於個資保護的議題,究竟應採用美國模式或歐洲模式,仍無確切答案。其次是醫療法律與倫理問題,儘管新AI醫療產品可提升效率,但站在醫療倫理的角度,過度強調效率並非理想的醫療溝通和醫病互動模式。



TOP